分子影像发展-分析方法-资讯-生物在线

分子影像发展

作者:广州中科恺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11-08-10T00:00 (访问量:2625)

分子影像发展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 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 21 世纪以来,影像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将是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细胞病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正逐步向分子医学方向发展。而作为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分子影像学必将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与主导。分子影像学相比经典的医学影像学,所特有的——早期诊断也将对现代、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近十年,分子影像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国际知名学府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等相继成立了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已经应用分子成像技术对疾病的组织表现型、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细胞水平,用分子成像活体示踪影像学标记的细胞,已成功用于监测病变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移植治疗中移植干细胞在活体内的迁移、分化情况。在分子水平,通过标记与靶组织特异性识别并能与之结合的分子,动态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同时监测多个生物事件,并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研究。这些过程包括:细胞代谢异常、 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异常、 酶活性异常、 细胞凋亡、 肿瘤血管生成等; 在基因水平, 应用报告基因(包括双报告基因及多报告基因)成像,可间接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已成功实现了对基因治疗过程的活体监测,并应用于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及其他特性的研究。

我国自 2002 年起才开始分子影像学研究工作。2002 10 月在杭州举行的主题为 “分子影像学” 的第 194 次香山科学会议就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这次会议也说明,国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分子影像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与国际的差距。虽然参加本次会议的学者来自于跨度很大的多个学科,但少有医学影像学专家,也可以看出本次会议的局限。

2004 4 月,在哈尔滨举办了以国内著名医学影像专家为主的国内首届国际分子影像学研讨会, 就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并达成以下会议共识:1)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广大影像工作者应该尽快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沿并切实把相关研究工作开展起来;(2)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有很大差距,但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我们迅速选择研究切入点提供了机会,如果及时把握机会,就会迎头赶上;(3)要构建分子影像发展平台,增进国内外和学科间的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分子影像学快速向前发展。此后,分子影像学研究在国内引起广泛重视。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教授的带领下,国内科研人员率先攻克了分子影像学中的国际难题,提出了非匀质算法,令国外专家学者无不拍手称奇。而近几年致力于该方面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但实际工作成果却有限,相比于国际上分子影像学的迅猛发展,还有一定差距!

为了缩短在分子影像领域与国际的差距,团结更多领域的学者共同交流学习,2011618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我国首届“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分子影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分子影像高峰论坛”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教授发起,与会的各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多达150余名,本着“搭建分子影像平台,促进合作研究应用”的大会主题,共同探讨了分子影像的研究与应用。会议选举了委员会委员,国内分子影像研究领军人、广州中科恺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当选为委员会主任委员,另外由清华大学白净教授、北大医学部王凡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曹亚教授、华西医院郜发宝教授及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教授等44名国内分子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副主任委员。本次由田捷教授发起的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对国内分子影像界来说也是具有突破性的举措。如果之前国内分子影像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是各自为政,那么现在则是聚沙成塔,合作共赢。分子影像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其发展需要各个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需要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通力合作。可以说本次大会的召开给国内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学术方面的巨大影响外,本次全国首届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的召开对我国分子影像技术产业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促使更多的专家学者了解到国内自主研发的分子影像设备。本次会议必将推动我国分子影像领域研究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合作,形成我国分子影像的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医学影像设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抢占分子影像领域的科学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广州中科恺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广州科学城掬泉路3号国际企业孵化器华南新药创制中心F座110室

联系人: 林工

电 话: 020-28065198

传 真: 020-28065199

Email:info@caskaisheng.net

相关咨询

小鼠踝关节炎实验简介 (2012-05-24T00:00 浏览数:8406)

小动物micro-CT牙齿形态结构研究 (2012-05-14T00:00 浏览数:8947)

贺广州中科恺盛乔迁之喜 (2011-09-27T00:00 浏览数:4530)

中科恺盛小动物Micro-CT与分子影像公共实验平台对外开放 (2010-07-26T00:00 浏览数:5232)

ADVERTISEMENT